反渗透膜系统的清洗导则
- 分类:沃顿膜学院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0-09 13:58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反渗透系统达到化学清洗条件时必须及时进行化学清洗。一般情况下清洗后,系统都能基本恢复初始性能;但若不及时清洗将会造成膜系统的深度污染,导致化学清洗效果甚微,则很难恢复系统较好的性能。
反渗透膜系统的清洗导则
【概要描述】反渗透系统达到化学清洗条件时必须及时进行化学清洗。一般情况下清洗后,系统都能基本恢复初始性能;但若不及时清洗将会造成膜系统的深度污染,导致化学清洗效果甚微,则很难恢复系统较好的性能。
- 分类:沃顿膜学院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0-09 13:58
- 访问量:
反渗透系统达到化学清洗条件时必须及时进行化学清洗。一般情况下清洗后,系统都能基本恢复初始性能;但若不及时清洗将会造成膜系统的深度污染,导致化学清洗效果甚微,则很难恢复系统较好的性能。
01
膜元件污染简介
进水中存在的悬浮物、胶体、有机物、微生物以及浓缩后沉淀析出的盐等都会对膜元件产生污染。
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可除去这些污染物,减少对膜的污染,延长系统运行的时间。
但是由于预处理不能完全去除水中的上述污染物,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便会产生膜元件污染,造成系统的性能下降。
膜系统的性能下降主要表现为:产水量下降,脱盐率降低(电导升高),进水与浓水之间的压差增加。
02
膜系统清洗时机判断
由于反渗透膜系统的性能随着温度、压力、pH、进水TDS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(如温度每降低3℃,产水量降低10%;pH有较大变化是对产水电导产生影响),故有时膜系统性能的变化并非是膜系统受到污染所致。
为了准确判断系统的清洗时机,应依据膜元件生产商提供的标准化软件对运行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。
运行数据标准化后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
应及时对反渗透膜系统进行化学清洗
数据标准化后,系统产水量比初始值下降15%以上。
数据标准化后,盐透过率比初始值增加10%以上。
数据标准化后,进水与浓水之间的压差比初始值增加15%以上。
达到化学清洗条件后必须及时进行化学清洗,一般情况下清洗后都能基本恢复初始性能;但若不及时清洗将会造成膜系统的深度污染,导致化学清洗效果甚微,则很难恢复系统较好的性能。
03
膜系统清洗步骤
低压冲洗
最好使用反渗透产水冲洗,也可以用预处理出水(原水中若含有特殊化学物质,如能与清洗液发生反应的不能使用)。
配制清洗液
用反渗透产水配制清洗液,准确称量药剂并混合均匀,检查清洗液的pH值、温度(温度不低于25℃)及药剂含量等条件是否符合要求。
低压低流量输入清洗液并循环
用正常清洗流量的1/3流量及20-40PSI的压力向反渗透系统输入清洗液,刚开始的回水排掉,防止清洗液被稀释。让清洗液在管路循环5-10分钟。观察回流液的浊度和pH值,若明显变浊或者pH值变化超过0.5,可加入适量药剂或重新配制清洗液再进行上述操作。
清 洗 流 量 |
|
膜元件直径(in) |
每根压力容器的流量gpm(m³/h) |
2.5 |
5(1.2) |
4 |
10(2.3) |
8 |
40(9.1) |
膜元件推荐的正常清洗流量
浸泡及间歇循环
停止清洗泵循环,防止清洗液流出压力容器,可关闭清洗液进水阀、清洗液浓水回流阀、清洗液产水回流阀。
视组件污染情况,膜组件全部浸泡在清洗液中1小时左右或更长时间(10~15小时或过夜)。期间可以间歇的开启循环泵保持恒定的清洗液温度(25~30℃)。
大流量循环
加大清洗液流量到正常清洗流量的1.5倍进行清洗,循环30-60分钟。此时压力不能太高,以系统无或稍有产水的压力为限,注意膜元件压差和压力容器的压差不能超过极限值。
冲洗
先用产水(最低冲洗温度为20℃)冲洗系统约5分钟,然后用预处理合格产水冲洗系统20-30分钟,为防止沉淀,最低冲洗温度为20℃,将清洗液完全冲出无残留。开启系统运行,检查清洗效果,产水排掉不用。若要停机不用的要按相关方法保存好组件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